logo
Published on

粵港澳大灣區“港漂”與“北漂”文化適應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Authors
  • Name
    Organization
    Twitter

【香港訊】粵港澳大灣區作為國家發展的重大戰略部署,正朝著經濟、人員、觀念等多方面深度融合發展。在此過程中,內地人和香港人之間不可避免的頻繁互動,形成了大灣區的兩個特殊群體:港漂和北漂。“港漂”是指在香港生活和工作的內地人,“北漂”則是指在中國內地學習、工作或安度晚年的香港人。中文的“漂”字,從側面反映出在港內地人和在內地的香港人所經歷的焦慮和不安。

香港恒生大學傳播學院宋昭勛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研究資助委員會的資助下,開展了粵港澳大灣區港漂與北漂的文化適應壓力、應對策略與社會支援的專題研究。

該項目團隊由粵港澳三地學者組成,成員來自香港恒生大學、澳門大學、暨南大學和深圳大學等,他們克服了疫情帶來的交流阻隔等困難,通過網路等新技術,歷時兩年半,在粵港澳大灣區多個城市展開深度訪談和問卷調查,掌握了大灣區港漂和北漂生活的真實情況,提出了諸多有益的建議。

研究團隊發現,港漂與北漂雖然擁有相同國籍,但面臨的卻是一個熟悉但又陌生的文化和語言環境,各個群體在適應性壓力感知方面存在顯著差異。港漂在香港的壓力程度比北漂更高,其中社交圈變化、感知歧視和語言障礙是重要壓力源。相比之下,北漂的總體壓力較低,他們在大灣區的社交圈擴展了,沒有感受到歧視,也沒有多少語言障礙,對大多數北漂而言,工作和學習方面的壓力是主要壓力源。

研究團隊建議,政策制定者和社區領袖需要認識到港漂與北漂的不同壓力源,針對各自的獨特需求,提供切實可行的支援計畫以促進他們在大灣區融合。例如針對港漂,提供粵語課程和沉浸式項目,以快速提高他們的會話技能。同時開展跨文化社交活動、同伴指導計畫等幫助他們與當地人建立有意義的社會聯繫;而對於北漂而言,政策制定者和社區領袖需要關注他們在工作和學業方面的壓力,透過針對性的援助來幫助他們應對挑戰,減輕他們的適應壓力。

研究結果還發現,港漂和北漂在文化適應過程中所採用的應對策略有所不同。港漂更強調分離策略,在認同和尊重香港獨特文化的同時,努力保持自己的中國大陸的文化和身份。他們傾向於與其他港漂聚在一起,形成一種基於共同背景和經驗的社群。分離策略可能使港漂在心理上感到更自在,因為他們可以在保持自己文化特性的同時,逐步適應香港的生活方式。然而,過分強調分離策略也可能導致港漂在社會融合方面面臨更多障礙,限制他們與香港本地社群的互動和文化交流。相比之下,北漂在大灣區則傾向于採取同化策略,他們努力適應和融入大陸的生活方式、社會規範和文化傳統,更積極地與當地居民建立聯繫,參與社區活動,從而擴展自己的社交網路。由於北漂通常具有較高的普通話水準,在語言溝通上幾乎沒有障礙,能更快地融入當地社會。

以前有一種觀點認為,港漂一旦獲得永居身份便正式成為香港人,不再是港漂。但研究發現:絕大多數港漂受訪者認為:“漂”是一種生活狀態和心理感受,而不是一種身份。很多港漂獲得永居身份後,“漂”的壓力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大了,最後還是回流內地,因此不應該把獲得永居的港漂排除在定義之外。研究團隊認為,港漂定義的擴展有積極意義,有助於有關部門在制定社會支援政策時關顧到這一部分雖獲得了永居身份但又感覺還在“漂“的人,政府從外面“搶人才”的同時,應在內部“留人才”。

對北漂的訪談發現,大多數選擇大灣區工作和學習的港人是由於以前經常去內地旅遊或探親,對內地的政治經濟文化有一定的認知和好感。他們認為很多港人不願意北上生活,除了工資待遇較低等因素外,最大的可能原因是對中國內地沒有感性認知,這正說明跨文化經驗的重要性。因此,政策制定者或社會團體組織香港青年去大灣區參訪交流,增加他們對內地的感性認知非常重要。

首席研究員宋昭勛教授認為,此項研究不僅豐富了跨文化傳播及適應理論,更為政府決策者提供了有關港漂和北漂所面對的適應性壓力、應對策略等寶貴資料,具有理論和實踐雙重意義。

在理論層面,研究團隊結合社會心理學和跨文化傳播學的相關理論,專門針對大灣區的港漂與北漂製作了涵化壓力-應對策略-社會支援-社會心理適應的量表,還探索性地使用共文化理論來研究這兩個群體,因為共文化傳播研究探討非主流文化群體與主流文化群體之間的互動關係,而港漂和北漂不僅是跨文化群體,也是共文化群體。因此,整合這兩種理論研究港漂和北漂對傳播理論的發展有積極意義。

就實踐價值而言,該研究為政府決策者和社會支援機構提供有關港漂和北漂在大灣區所面對的適應性壓力、應對策略等數據,有助於各個部門為不同的群體量身定制幹預措施和資源,減輕他們的涵化壓力,促進大灣區的融合發展。

但目前為止,研究團隊已經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在國際國內期刊上發表了學術論文四篇,參加國際學術會議三次,目前該團隊正在撰寫大灣區港漂和北漂的跨文化適應的研究專著。

團隊成員感言

song-zhao-xun 首席研究員宋昭勛教授

感謝特區政府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的資助,也感謝研究團隊想方設法克服疫情的影響,按時按質完成了研究項目。

wu-jing 研究員吳靜教授

我非常榮幸成為研究團隊的一員。作為一名資深港漂,我深感欣慰的是,這項研究讓 港漂和北漂的真實面貌和現狀被更多人看見,他們的訴求和期望得到更多傾聽和關注。作為一名研究者,我努力以客觀的視角,審視和解釋受訪者的生活經驗。這次研究經歷讓我有幸見證了眾多港漂、北漂與社會和時代交織共鳴的生動篇章,也體會到社會學家賴特·米爾斯所說的“個人體驗與學術工作相輔相成”的意義。

li-xiao-qin 研究員:李小勤教授

我們很榮幸參與港漂的研究項目,負責澳門板塊的港漂研究和訪談,深入地瞭解了在澳港人的生活工作與歷史,從一個另類的角度來分析移民的文化融合問題,頗有價值。

ma-li-ming 研究員:馬立明教授

“漂”是現代商業社會的一種生活方式,是處於某種意義的懸浮狀態,港漂北漂亦然,但他們卻在努力接近自己的精神家園。他們的精神也被所在的共同體所充盈。參與這個項目,對於我而言非常珍貴。感謝為我打開如此的視窗,讓我看到了社會中不斷努力的一代代人

qu-zhu-jie 研究助理:曲竹節女士

很榮幸以RA身份參與這個研究項目,這也是我作為一名港漂,第一次從研究者的視角審視港漂這一群體。在深度訪談、整理資料和閱讀文獻的過程中,看到了在香港時代變遷背景下,一代代港漂們所面臨的困境與挑戰,以及他們如何以自己的智慧和堅韌不拔的精神,融入迥然於自己過往的他鄉——香港,深感“港漂北漂”研究格外有價值、有意義。

jiang-yu-xuan 學生助理:蔣雨軒

我是恒生大學新聞傳播專業二年級的學生,是一位年輕的港漂。在此次政府研究項目中,我整理港漂、北漂群體的訪談資料,不僅跟教授學習到了研究方法,也見證到港漂和北漂在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背景下的夢想與現狀,收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