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Published on

香港媒體對「政治極化」的報導及其對市民政治態度和政治參與之影響

Authors
  • Name
    張昕之博士
    Organization
    香港浸會大學
    Twitter

背景

香港社會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政治極化。持不同政治觀點的人們正在發生各類衝突,不傾向於展開文明理性的討論。對於一個良好運行的社會而言,積極活躍的公民與相互尊重的審議一樣重要。先前的研究表明,世界各地的新聞報導中的政治分化和激烈衝突越來越多。新聞報導使用「衝突框架」來描述了不同政治陣營如何使用不文明的話語相互攻擊並且表現出彼此不妥協。雖然此類報導具有新聞價值並獲得公眾的關注,但也可能對大眾的政治態度和行為產生意想不到的影響。人們會覺得自己的政治觀點在一個不寬容的社會中受到了挑戰。他們有衝動去保護自己的政治立場,從而加劇了社會分化,對其他觀點的容忍度更低。此外,這種對立的政治態度降低了與持不同意見者的組織合作開展社區服務的意願,並引發了僅與自己的政治理念一致的人一同參與政治表達的意圖。

研究問題

本研究旨在回答兩個問題:第一,香港的新聞媒體如何報導政治衝突;第二,這種報導在多大程度上、通過什麼樣的心理機制影響了人們的態度與行為。

數據和方法

本項目進行了兩項研究。第一項研究以新聞框架和政治不文明的理論大綱為基礎。這一項研究是對 2010年至 2020 年香港本地報章(n = 965)刊載的關於政治衝突的文章的量化內容分析,以研究不同類型的衝突框架,包括行動者之間的攻擊和不文明的表達。第二項研究援引社會心理學中「逆反心理」理論,在香港 (n = 1065) 進行的一項在線調查實驗,檢視新聞報導的消息來源渠道和新聞中的被採訪對象的黨派特徵,以及新聞正文的語言風格如何影響人們的新聞參與度、政治態度和公眾參與。本研究聚焦於三個目前在社會上有爭議的議題:住房問題、移民權益、以及同性婚姻。

結果

內容分析發現,近三分之一的新聞報導在報導政治衝突時至少包含一種不文明的表述。調查實驗發現,當消息來源不同時,人們對消息的反應也不同。當社交媒體推薦算法推送消息時,人們感知自由受到威脅的水平較低。「贊助」的消息產生了最高的負面傳播效果。研究還佐證了傳播「逆反心理」的理論,即當人們感知到自由意願被威脅時,會引發負面情緒,從而導致更高水平的態度極化。兩極分化的情緒對公眾參與的影響則有限。

啟示

本項目從以下方面提供見解:

  1. 媒體機構如何能夠以知情和平衡的方式反映香港的政治局勢;

  2. 設計有效的溝通策略以減少情感極化;

  3. 在不同政治觀點的持份者之間建立建設性的溝通渠道。